瞄準“天空地”監測網絡 江蘇新規計劃這樣做
堅持江蘇?。?018年)生態環境監測與控制系統問題導向的三年建設規劃,重點關注水,陸,空,污染,無人機,環境實驗室六大領域,針對創新生態環境。 -2020)最近宣布。
隨著《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與控制體系三年建設規劃(2018-2020)》的出臺,江蘇省將實現環境質量、重點污染源和生態環境監測的全覆蓋。到2020年,江蘇省“天與地”生態環境綜合監測網絡趨于完善,各級各類監測數據系統互聯共享。
在完善水環境監測網絡中,覆蓋重點部分。省級地表水評價段、入海河流和沿海水域評價段、生態補償段、主要支流段、全省飲用水水源段的自動監測率為100?;瘜W園區下游的主要河流最初具有自動監測水質的能力。加強水質自動監測數據的綜合分析和深度挖掘,實時監測和監測水質變化,及時掌握水質異常情況,快速確定污染源。提高水質預警預報能力。
加強大氣自動監測網建設,增強預警預報能力。完善全省環境空氣質量監測體系,實現市、縣(市、區)和重點鄉鎮空氣質量自動監測全覆蓋,構建全省大氣PM2.5網格化監測體系。初步形成重點工業園區和港口大氣監測網絡。建成省級大氣超站觀測網。在常規監測基礎上,形成特征污染因子觀測和深度分析能力,空氣質量精細預警預報能力提高到10d,預報精度提高到80%以上。
構建了地面綜合生態監測系統。推進噪聲監測全省網絡。2020年,推進振動監測能力建設和振動監測設備建設,對城市軌道交通、鐵路沿線重點污染源進行試點監測。圍繞三種污染防治構建了基于綜合實時響應的無人飛行器生態環境監測網,并在污染源監測、執法監測、生態紅線控制監測、應急響應監測等方面實現了業務應用,并通過統一平臺進行了綜合管理。
在污染源監測網絡的建設和完善中,對火電,污水處理和固體廢物處理等重點行業重點試點企業進行在線監測;監測重點污染物排放單位視頻,監測國家生態紅線區域視頻,省級移動執法記錄視頻實現省級聯網;實施對該省石油儲存和加油站油氣回收裝置的在線監測;建設國家級省級城市多層次“天地”綜合車輛排放監測系統。
同時,以長江經濟區和江蘇沿海地區為重點,加強工業園區的在線監管,建設工業園區和化工園區監控、應急、固廢、管理一體化的“綠色園區”云平臺,建設生態環境一體化。t分析系統,建立一個安全、可靠、規范、兼容、可擴展的省、市兩級監控信息?;せA設施;大型煤礦碼頭粉塵在線監測覆蓋率100%。
尤其是在農村環境監測領域,江蘇省農村環境監測網絡逐步完善,三年內在每個鄉至少建立了一個村級監測點。形成對全省生態環境狀況的高效、實時、動態監測能力。地方政府向農村環境質量監測機構提供充分的財政支持,或者直接向合格的第三方環境檢查機構購買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