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建筑施工揚塵污染防治攻堅戰
近年來城市建筑業發展迅速,因建筑工地施工引起的揚塵問題也屢見不鮮。生態環境沒有替代品,用之不覺,失之難存,進一步增強大氣污染防治意識,規范管理創新措施,減少建筑施工對周邊環境的影響是建設美麗中國的要素之一,也是實現人民對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舉措之一。為有效控制建筑工地揚塵污染,提升文明施工水平,保護和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筑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等法律法規, 各地相繼出臺了多項措施。
但是,部分工地實際施工中還存在一些問題:建筑施工揚塵治理提質擴面的力度還需要進一步加強。拿吉林省來說,全省建筑施工揚塵治理的效果參差不齊,市(州)要好于縣(市),主管部門的監管力度和建筑業企業的環保意識還需要加強。企業對揚塵治理的投入不夠。部分施工企業對施工現場集中堆放的土方、砂石料未完全采取苫布覆蓋等防塵措施;進出口處設置車輛沖洗設施臨時性、簡易性設備居多;砂漿攪拌等易產生揚塵的設施防塵措施不到位;部分施工現場主要道路和材料加工區及堆放場未做硬化處理。為此建議:
(一)嚴格落實建筑揚塵防治責任
1、建設單位(含土石方工程、拆除工程發包單位)對揚塵防治工作負首要責任。確保揚塵污染精準防治資金到位,加大對所屬項目檢查力度,監督施工企業落實安全生產文明施工措施;
施工單位(含拆除施工單位)切實履行揚塵污染精準防治主體責任。須建立以項目經理為第一責任人的現場揚塵防治體系,制定揚塵管控專項方案并報建設工程安全監督機構備案,配備專人負責施工現場的揚塵污染防治工作,確保揚塵污染精準防治措施的全面落實到位;嚴格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單列揚塵污染防治措施增加費,并??顚S?。
監理單位應積極履行監理職責。應將建筑施工揚塵治理納入日常工程監督管理范疇,并做為建設工程質量安全監理報告的一項重要內容。
2、按照“屬地管理、分級負責,誰主管、誰負責”的原則,預防為主,綜合治理,切實落實房屋建筑、市政工程、預拌混凝土生產揚塵防治的行業監管責任,分兵把口、各負其責。進一步深化建筑施工揚塵防治工作,加強行業指導和層級監管,強化縣市區的建筑揚塵防治工作。
(二)提高綠色施工水平
1、降塵智能監管系統全覆蓋。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大氣污染防治法》要求,建筑工地、商品砼攪拌站降塵設施智能化,主要包括:出入口沖洗設備、噴淋設備、水炮自動化控制系統;PM10、PM2.5、噪音、風向、溫度等施工現場監測系統;視頻監控系統;其中監測系統的安裝位置必須確保施工現場監測數據真實、有效,確?,F場在高溫天氣,日最高氣溫達到35℃以上或PM10污染指數達到70 微克/立方米以上時,自動開啟噴水降塵。
進一步加強土石方(場平)施工工地揚塵在線監控的覆蓋率,未安裝揚塵智能監管系統不允許動土。
2、視頻監控系統全覆蓋。根據市“雪亮工程”建設要求,在建筑工地、商品砼攪拌站進行視頻監控系統聯網改造,并與市住建委聯網。其中建筑工地主出入口安裝球型攝像機,塔吊、施工現場、主要場內道路安裝3臺槍式攝像機;商品砼攪拌站主出入口安裝球型攝像機,出料口、料倉、場內道路安裝3臺槍式攝像機,確保施工現場視頻監控無死角。
3、綠色施工全覆蓋。加快建筑施工方式轉變,提高施工組織科學化和精細化水平,鼓勵使用減少建筑渣土、建筑垃圾的工藝工法和設備材料、以及使用預拌砂漿,不斷提高建筑施工揚塵防治水平。
(三)加強綜合治理
各地住建部門、建筑業協會,應將揚塵防治工作作為安全文明施工現場評選考核內容。市場和質量安全監管部門應加強協調聯動,實施揚塵防治綜合治理。市住建委將加大督查力度,嚴格目標考核。